第1858章 你们见没见过外星人?(1 / 2)

场上一片笑声,吃瓜观众们捧场地鼓掌。

“正好借此机会也给数院打打广告。”宋河道,“欢迎大家来报考前科大数院,如今我们可以说,前科大数院是全世界最好的数学院,三年二百多篇四大就是证明!”

“没错,这一数字肯定还会不断扩大,因为我们对数院学生的培养才刚刚步入正轨,相信接下来我们还会涌现更多的数学奖。”相晓桐道,“而且我们的优势是,哪怕你暂时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只要你愿意继续研究,学院会养你很长很长时间。”

场上一阵掌声,宋河抓起又一个乒乓球,抛出!

前排一个大胡子记者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前冲,抢在所有人之前牢牢抓到乒乓球。

“谢谢!我是中亚报的记者!”大胡子说,“昨天的新品发布会上,您提到了大规模投资旅游景点,但您并未具体详谈任何旅游景点,仅仅只言片语提到了一个叫聊斋城的景区。现在外界非常关注的一个景点是外星生命博物馆,据多家媒体报道称,全国已有72座超大规模的外星生命博物馆即将竣工,可否多透露一些相关消息?二位如此热衷于外星生命和太空事业,是不是比我们多知道些什么?有消息称二位已经和外星文明接触过,进行了面对面谈话,这是真的吗?”

场上潮水般的掌声,观众们兴奋起来了。

相晓桐无语地笑着挠挠头,“我发现问题了。”

“我也发现问题了。”宋河道。

“我们要求每个记者只能提一个问题,但没有一个记者老实的,抓到话筒都是一连串问题轰上来。”相晓桐调侃,“收话筒都来不及,语速一个比一个快。”

“失算,每个记者大概今天最多只有一次拿到话筒的机会,肯定是拼命多提问,遵守规则没有奖励,逾越规则也没什么惩罚,规则就视若无物了。”宋河笑道。

全场观众和台下记者们也都笑起来。

“刚刚我看大家鼓掌鼓的挺兴奋,看来一些离谱的谣言传播范围还挺广的,是不是很多人都听说我们和外星人见面吃过饭?”宋河扭头环顾观众席。

“是!”“YES!”一大片承认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没影的事儿,我们也没那么大面子,外星人来了谁都不见,先来找我们吃饭。”宋河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迄今为止我们没有见到任何外星生物,也没见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证据,人类在宇宙中还是孤零零的,大家就先别幻想了。”

场上一片失望沮丧的叹气声,本来大家都想听点炸裂的消息。

“但我们现在没见到,不意味着以后见不到,我坚信宇宙一定是热闹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暂时没有加入到这种热闹中去。”宋河说。

“没错,尤其我们搞生物研究,专门研究过地球生物的形成过程,按照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其实生命的诞生条件并不苛刻,相反概率很高。”相晓桐道。

“是的,而且仅仅是我们熟悉的生命形式,诞生概率就很高了,肯定还有一大堆我们不了解的生命形式,加起来概率会高的可怕。”宋河点头,“现在的估算是全宇宙会有两千亿亿个行星,两千亿亿是什么概念?地球上的所有沙子数量与之相比,就像一把米和整个米仓的差距。”

“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非常粗糙的预测模型,根据一些数值来算概率。”相晓桐道,“具体步骤我们没有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因为我们觉得这种估算误差大的夸张,不能作为严谨的科学研究发布,但话说回来,那个模型也是世界最前沿理论汇集出来的,代表了人类目前对世界认知的极限。”

“可以简单公布一下我们模型的数据。”宋河顿了顿,“我们的计算结果是,银河系会诞生60个和我们非常相似的智慧文明,而整个宇宙可能会有一千二百亿个和我们相似的智慧文明。”

观众席一片哗然。

这种数据着实突破很多人的预期,感觉整个宇宙人满为患。

“而且我们计算的只是由概率土生土长孵化出来的智慧文明,智慧文明形成之后,很容易向四面八方扩张,就像我们从地球出发,逐步占据月球和火星,将来有能力可能还会向太阳系外进发。”相晓桐道,“我们肯定会人工设计一些生命投放到外星去,这些设计的生命也很可能进化出智慧文明。”

“是的。”宋河点头,“两千亿亿个行星,压根不可能只有我们,仅仅诞生我们一种智慧文明的概率是绝对的零。我觉得哪怕对数学再迟钝的人,也能很清晰的想明白这一点。”

“我们认为,不能拿个纸袋套在头上,就自我欺骗说宇宙很安静,不必担心外星文明,人类关起门来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相晓桐道,“既然我们已经大规模进入太空了,就要清醒一些,尽早开始研究宇宙,预测外星生物。”

“所以就有了星际探索学院。”宋河道,“所以也有了外星生命博物馆这个项目。”

“外星生命博物馆将要展出的外星生命模型,全是根据已知数据和知识,大量严密论证推导出来的,我们有一批学生一直在做这个项目,积淀好几年终于出了不少漂亮的成果。”

“刚刚记者朋友说这是个景点项目,其实不是,不指望博物馆赚钱,这个项目是放在教育投资上算的,我们把首批博物馆放在各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和各地中小学合作,形成固定的研学项目。”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年都抽出一两天,统一组织去外星生命博物馆逛一逛,我们也不收学生们的钱。”宋河道,“随着年龄变化和展品更新,学生们每次都能看懂不同的东西,并且把对宇宙的好奇心扎根在脑海里。”

“人生其实需要一个目标,需要一个沉迷的东西,否则会活得浑浑噩噩,过去几十年的人生尚且如此,未来几百年的人生更是如此。”相晓桐道,“宇宙是一个可以穷尽一生的目标,可能有的人会投身到相关的科学研究中去,有的人不想研究,但想攒钱去不同星球看一看,有的人会盯住不同星球蕴藏的财富。”

“但无论大家关注的点在哪里,我们希望能带动后辈,形成大规模普遍的星空向往,从而促使人类向着宇宙发展,而不是守着两三颗星球的一亩三分地,又像井底之蛙一样蹉跎十万年。”宋河道,“这就是我们重金建立这些博物馆的野心,展示逼真迷人激发想象的外星生命,持续提醒大家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