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章 如何翻译外星文(2 / 2)

推翻老结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为什么汉语演变时间比其他国际常用语言长的多,信息熵却是最高的,而不是随着时间降到所有语言的最低?

第二,经过多种算法做文本压缩实验,现代汉语几乎已经达到了信息熵界限。

为了验证压缩实验的成果,神童们特意在外星动物园挑选了一些智商接近普通人上限的、没怎么学过语言的小猩猩,教授人类各种语言,以及几种神童们自创发明的更高信息熵的新语言。

最后测试结果是,汉语几乎是普通人类智商上限能掌握的最高信息熵的语言,像一个守门员或者界限,一旦某种语言的信息熵高过了现代汉语,就对使用者的智商有极高要求,注定了人群中只有一小撮人能理解。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为什么当初要废除文言文推广白话文,因为至少半数人的智力水平很难熟练掌握文言文,沿用文言文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的阅读困难,这一点从每年高考时学生们在文言文题目上瞎编乱写就看出来了,而白话文恰好够用,能有效减少文盲数量。

第三,神童群体们的内部黑话。

天才院神童们长期待在一起学习科研,几乎每一届都形成了固定的交流黑话,类似于将现代汉语精炼为文言文的过程,信息熵更高。

和普通人沟通,神童们需要说五分钟的内容,如果和其他神童沟通,可能两分钟不到就搞定了。

形成这种高信息熵的黑话之后,所有神童们一直很稳定的用,有时候需要和比较笨的外界同行合作,没法说内部黑话,所有神童都会感觉沟通麻烦费时。

综合以上三点,神童们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1.语言信息熵的大小,和使用语言群体的平均智商高度相关,平均智商越高越喜欢用高信息熵语言,因为沟通起来省时省力,寥寥几句话可以传达大量信息,平均智商越低越喜欢用低信息熵语言,因为更高的信息熵难以理解,会产生大量误会以及过度烧脑】

【2.语言信息熵的大小,和演变时间相关,会经历一个由最初偏离平均智商到最终回归平均智商的过程】

这两条结论相当重要,第二条结论先排除了误差,发展成星际文明的语言大概率已经经过时间足够漫长的演变,难度误差消除了,会高度贴合外星生命的平均智力。

第一条结论更重要,能够建立星际文明的生物,大概率平均智力会很高,因此外星生物的语言信息熵很可能也在超高水平,和之前初步结论得出的外星语言可能信息熵低截然相反!

于是神童们特意自创了三套新语言,信息熵分别为12、17和22,其中17信息熵的语言和神童们平时用的黑话差不多,22已完全达到神童们能够理解的上限,再往上就彻底变成天书了。

只能祈祷外星文明的语言,信息熵在22以下,或者他们能够主动将自己的语言信息熵先翻译扩充到22以下,否则双方交流将会极度困难,对牛弹琴。

第六代、第七代和第八代翻译器,改动幅度都不算太大,主要工作量是融合了大量密码学的翻译系统,以及反复调试AI自动翻译,确保翻译器能在第一时间理解外星语言。

毕竟追求准确的同时,时间也不能拖太久,说个“你吃了吗”花半个月才破译出来,麻烦就大了。

此刻,齐风小组正在测试检查多款不同型号的星际语言翻译器,目前部队装备的翻译器同时有第六代、第七代和第八代,之所以装备三代,主要是避免升级过猛反而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不可靠漏洞,最先进的要有,比较老式的也得有。

半夜一点钟,齐风终于长舒一口气,起身看向宋河相晓桐。

“院长,翻译器都没问题!”

“好!”宋河点头。

“然后我们干什么?”齐风又问。

“等!”宋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