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养心殿秘谈(2 / 2)

就拿这内务府贪污一事来说,依照醇亲王与隆裕皇太后私下的意思,不过是申饬警告一下,让内务府收敛一些便罢了。

那时的他们,想着以温和的方式处理,既不得罪内务府背后的各方势力,又能稍微遏制一下贪腐的风气,维持皇室的颜面与利益平衡。

可如今听来,皇帝的意思竟是要将内务府连根拔除,与那些旧臣、遗老遗少彻底分割?

载沣的内心一阵翻江倒海。

他微微张了张嘴,却一时说不出话来。在他的认知里,内务府虽有问题,但毕竟是皇室多年来倚仗的重要机构,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些旧臣、遗老遗少,更是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是看着皇帝长大的长辈,如今皇帝却这般决然地想要斩断这一切,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载沣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疑惑,更有深深的忧虑。

他微微颤抖着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来缓和这紧张的气氛,或者劝阻皇帝不要太冲动,但又觉得此时的任何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只能怔怔地看着皇帝,眼中满是对皇帝决断的不解与担忧,在这养心殿内,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默之中 。

醇亲王载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震惊与忧虑,缓缓起身向前一步,躬身劝谏道:“皇上,您如此做法是否太过激了?”

载沣目光中满是痛惜与急切,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辅佐皇帝和守护皇室的重任,此刻必须将心中所想一股脑儿倾诉而出。

“这些官僚始终乃是我大清皇室的忠臣,是祖宗基业传承至今的重要支撑。”

皇上,他们虽有过错,可这二百六十余年来,内务府与皇室血脉交融,早就是一体。

“若真离了这些遗老遗少,那皇室便如同无根的浮萍,只能任人拿捏啊!”

说着,载沣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

“皇上您想想,就说这内务府日常要运行的事务,纷繁复杂,没有这些深谙其中门道的官僚协助,谈何容易?”

那堆积如山的账目,名目繁多的典章制度,哪一个不需要内务府官员经手?

如今皇室要清查土地的册子,这其中涉及诸多细节与隐情,更离不开内务府官僚的辅助。

“内务府官员熟悉每一寸土地的来龙去脉,了解其中的利益纠葛,若贸然将他们剔除,这清查工作如何开展?”

载沣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担忧,“况且这二百多年来,皇室与这些满蒙贵族们一同历经风雨,早已血脉交融。”

这些八旗旧人当中许多人为了皇室鞠躬尽瘁,在朝中也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若不依靠一些老臣,皇室只怕到时候孤立无援。

那些旧官员在官场沉浮多年,在某些方面有着深厚的人脉与威望,一呼百应。

“皇室若失去他们,如今在这民国便更没了依靠,皇室又如何应对各方势力的觊觎与挑战?”

载沣微微低头,声音中虽带着一丝恭敬,但态度却无比恳切。

“皇上,本王明白您心怀大志,想要肃清内宫,可凡事都需循序渐进。”

这内务府和那些旧臣,虽有腐朽之处,但若是处理得当,依然能为皇室所用。

“此刻若一刀切地将他们连根拔除,本王担心皇室根基未稳,便已风雨飘摇,反倒中了有心之人的圈套啊!”

凌霄却笑了笑,那笑容似有几分嘲讽,又带着洞察一切的了然。

他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平静而淡然,缓缓说道:“醇亲王把朕想得也太无知狂妄,不计后果了。”

载沣微微一怔,心中暗暗惊讶于皇帝的这一番言论,抬眼看向凌霄,等待皇帝继续说下去。

凌霄目光沉稳,不疾不徐地继续道。

“朕自然要顾全大局,一开始朕确实是打算取消整个内务府机构。”

这贪腐之象由来已久,若不从根源上剔除,恐难以根治。

可细细想来,这紫禁城中事物繁杂,诸多事务皆需专人处理,从宫廷起居到礼仪祭祀,再到各类财物管理,无一不需要专业人员操持。

“既然现有的内务府官员难以信任、用不了,那换一批就是了。”

说到此处,凌霄微微停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前方,仿佛在审视着这个决定的每一个影响。

“但这法子,说到底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内务府积弊已久,其根本问题还是缺少监管。”

“旧有的制度与人员结构,使得贪腐问题如野草般肆意生长,即便更换了一批人,若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依旧难以杜绝贪腐。”

凌霄转身,面向载沣,语气中多了几分真诚与商议的意味。

“所以朕想与醇亲王商议,由民国政府介入。这民国政府本就有意插手紫禁城之事,况且他们常常以岁款说事,抓住这一点不放。”

既如此,你我又何必做这恶人呢?

让民国介入,一来可以缓解我们在岁费问题上的压力;

二来,有民国政府参与监督内务府事务,或许能让这紫禁城的管理更加规范,也有助于我们从这些繁杂事务中抽身,集中精力为皇室谋划未来。

凌霄说完,目光灼灼地看向醇亲王,等待着他的回应,似是要从这位皇叔这里得到认可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