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有难处找兄弟(2 / 2)

至于张贤礼奏章上说的,什么姜世子对天象一道颇有心得,预言大旱过后必有大涝,张贤礼还借着这个借口,找户部要钱兴修水利沟渠。

后来事实证明,姜世子姜大纨绔纯属胡说八道,兴州大旱过后风调雨顺,哪来的大涝。

此事一时成了笑话。

赵祈佑听得这事后,却是没笑,因为姜远转手就给了他精盐之法,帮他开办盐业总司,让他被鸿帝高看了一眼。

随后,姜远在鹤留湾大开砖厂、水泥窑,造出从所未见的神奇之物来,连万启明都恨不得与姜远同吃同住,以学格物。

“明渊兄的信上说万物以格物为解,他前脚刚出王府,后脚就给我送信,难道他那时就已预料到,我进皇宫翻案绕不开天狗食日、地龙翻身这两件事?

格物,格物,明渊兄以前曾言,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用格物解释的,难道…那些奇异的天象也能用格物之法相解?”

赵祈佑片刻间想了许多东西,此时也顾不得姜远是否真的能合理解释那天狗食日,地龙翻身的现象。

姜远信上不是还说了么:有难处找兄弟。

此时兄弟不正有难处么,先把姜远叫来再说。

鸿帝见赵祈佑趴在地上不说话,怒气稍退,叹道:“佑儿,朕知你对何妃之死耿耿于怀,但天意如此,朕也不得相违,你要理解朕的苦心。”

赵祈佑连忙磕头,他知道若是不能解释那天狗食日与地龙翻身之事,即便将唐瑞叫进来,或拿出董吕的手札来,都可能不会完全让鸿帝信服。

赵祈佑杂书看得多了,兵法之道也略通一二,此时按住怀里的那份手札,这东西要拿来绝杀,此时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但今日定然是要把案翻了的,如若不然,今日不成,他日更会不成,一而再的申冤,只会让鸿帝更怒。

赵祈佑沉声道:“父皇,儿臣实是无法解释那天狗食日与地龙翻身,为何会如此巧合,但相信天下之人,哪怕是神仙,都指使不了天狗与地龙。”

鸿帝又叹了口气:“道理你都懂,即然是天意,你又何必来申冤?”

赵祈佑抬起头来正色道:“儿臣解析不了此等奇异现象,但自有他人能办到,还请父皇稍等,儿臣将人请来。”

鸿帝见赵祈佑仍不死心,怒气又升了起来:“朕劝你别费那个力气,你无非去找钦天监罢了,没用的!”

“儿臣不找钦天监!”

赵祈佑轻微咬了牙,何皇后被陷害,钦天监出了大力,恨不得将钦天监的人杀光才解恨,他怎么会去找那些人。

那些人也只会说出天象代表天意示警,何皇后该杀的话来。

“儿臣,要找的是丰邑侯!”赵祈佑直起身来,大声道。

鸿帝一滞:“丰邑侯?!你找他?他懂甚天象之事!”

赵祈佑此时已经豁出去了:“父皇,丰邑侯曾说,世间万物莫不以格物可解!丰邑侯格物之道,在整个大周,甚至在整个世间,若格物之道为一石,丰邑侯独占八斗!

即然世间万物都可用格物解之,那天象必在万物之中!”

鸿帝冷笑道:“哼,当年丰邑侯预测天象,说大旱后必有大涝,结果成了笑话!”

赵祈佑早已料到鸿帝会拿此事来说,早有应对之话:

“父皇,儿臣以为丰邑侯当年所预料并无差错!当年大旱后,的确没有大涝,但同年冬天,却是降下百年难见之大雪!

大雪之下冻死百姓、牲口无数,北突与党西也因此元气大伤!

这雪化之后便是水啊!开春后,兴州、济州都有小规模的涝灾,这不正是证明了丰邑侯所判无误么!”

鸿帝闻听此言,却是想起一首打油诗来:

诗曰:

风起雨起雪起乎,

雪为水雨为水乎。

雪水雨水没啥用,

不如杯中黄酒甜。

当时鸿帝听得这诗大怒,因为这是山南东道的一个小县官作的。

仅凭这四句诗,就知道这县官是不学无术之辈,而且还不作为不知百姓疾苦。

当即下令严查,结果那县官还真是花银子买来的。

鸿帝如今又想起这首诗来,稍一品味,那个县官倒也没有说错,雪不就是另一个样子的雨么。

鸿帝眉头紧皱,看赵祈佑今日这幅样子,是非要申这个冤了。

鸿帝静静的盯着赵祈佑,见得赵祈佑神色冷峻,眼神坚韧。

这才发现,这个他曾不怎么在意,一度让其自生自灭的次子,在不知不觉间已悄然长大。

鸿帝有欣慰也有难过,欣慰的是赵祈佑如此执着要为何皇后申冤,孝心天地可鉴。

难受的是,何皇后那案子早已成了铁案,此时再翻出来,不管真相如何,损的都是皇家脸面。

若在以前,赵祈佑敢这般跪在鸿帝面前说这些,只怕没有个好下场。

但现在不同往日,赵祈佑越发的沉稳,在朝堂之上分析利弊也愈发的成熟,已让朝臣们刮目相看。

再者太子赵弘安有谋逆之心,鸿帝对赵祈佑的看法也在不知不觉间慢慢转变,开始着重培养。

“好!即然你说丰邑侯能以格物解万物!朕倒是要好好见识一番!另,传钦天监司天令,看看他们与丰邑侯对天象之事的见解到底哪不同!”

鸿帝挥了挥手,坐回椅子上闭上了龙目,眼前却是出现了何皇后的样子。

柔柔弱弱的何皇后,站在远处柔柔的笑,好似在眼前,又好似在天边。

“谢父皇!”赵祈佑大喜,鸿帝既然同意召姜远来,就说明心中已有松动之象,不似先前一般,那般冷漠相拒。

即便一会姜远过来,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赵祈佑依然可以搏一搏。

当下赵祈佑匆匆到得宫门外,让护卫快马加鞭去鹤留湾接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