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喀什噶尔的王宫(1 / 2)

花屋湘军传奇 萧一刀 6467 字 8小时前

浩荡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喀什噶尔城在1867年深秋的寒意中瑟瑟发抖。

风卷起尘土,掠过低矮泥屋的屋顶,也吹打着城中心那座正在疯狂生长的庞然大物——汗莱里克宫(意为“汗的宫殿”)。

它像一个贪婪的怪物,日夜不停地吞噬着砖石、木料、琉璃瓦,还有无数工匠的血汗与性命。

工地的喧嚣是喀什噶尔城恒定的背景音。

凿石的叮当、锯木的嘶哑、监工皮鞭的爆响和偶尔夹杂的凄厉惨叫,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巨网。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水和绝望的气息。

老石匠阿卜杜勒佝偻着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指颤抖着抚摸面前一块巨大的、刚刚从吐鲁番山采来的青玉原石。

冰凉的触感刺入骨髓。他必须将它打磨成一根完美无瑕的廊柱基座。

监工头目,一个留着浓密胡须、眼神凶戾的浩罕人,提着鞭子在不远处踱步,目光像鹰隼般扫视着每一个动作迟缓的身影。

“快!你这老骨头!”监工的吼声炸雷般响起,“日落前这基座还没成型,你就别想见到明天的太阳!还有你的孙女!”

鞭梢在空中甩出一声脆响,离阿卜杜勒的耳朵只有寸许。

阿卜杜勒浑浊的眼里瞬间溢满恐惧,身体筛糠般抖起来。

他唯一的孙女,如花骨朵般的阿依努尔,三个月前被一队如狼似虎的汗王亲兵从家中拖走,和城里城外无数年轻女子一起,塞进了那座已经完工大半的后宫深处。

孙女那双惊恐含泪的大眼睛,成了他心中永不愈合的伤口。

他用尽全身力气,抡起沉重的铁锤砸向冰冷的玉石,沉闷的撞击声仿佛敲打在他自己的心上。

离工地不远,通往汗宫森严侧门的黄土路上,卷起一股烟尘。

一队骑兵押送着几辆蒙着厚重毡布的大车疾驰而来。

车轮碾过坑洼不平的路面,发出沉重的呻吟。

毡布被风吹开一角,露出车内一张张年轻却写满惊惶与麻木的脸庞。

她们大多穿着简陋的棉布衣裙,有些还残留着出嫁时的鲜艳刺绣,此刻却如同被暴风雨摧折的花朵,紧紧挤在一起。

一个梳着长辫的维吾尔少女,眼神空洞地望着车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泪水无声地滑过她沾满尘土的脸颊。

另一个回部女子紧紧抱着怀中一个布包裹,包裹里是她刚满月的孩子,她死死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

看守后宫偏门的两个卫兵,穿着仿俄式的军装,斜挎着老旧的燧发枪,懒洋洋地斜倚在门洞两侧。

他们瞥了一眼驶来的车队,其中一个撇撇嘴,用带着浓重口音的维吾尔语对同伴嘀咕:

“啧,这又是从哪个角落搜刮来的?汗王的胃口可真是……没个够。”

“管他呢,”另一个打了个哈欠,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毡布缝隙里露出的惊鸿一瞥,“反正又轮不到咱们。听说里面……”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猥琐的笑意,“可是夜夜笙歌,比巴扎还热闹。”

车队在沉重的吱呀声中停下,粗暴的呵斥声响起。

毡布被彻底掀开,刺骨的寒风灌入车内,女人们一阵瑟缩。

凶神恶煞的士兵跳上车,粗暴地将她们一个个拖拽下来。

少女的长辫被拽住,疼得她发出一声短促的呜咽;

抱着婴儿的回部女子被强行分开,婴儿的啼哭声撕裂了空气,她却死死被士兵扭住手臂,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被另一个士兵像拎包袱一样随意提在手里。

女人们被推搡着,跌跌撞撞地走进那道高大、阴森、仿佛巨兽之口的宫门,身影瞬间被门内的幽暗吞噬。

那婴儿的哭声,在沉重的宫门轰然关闭后,依然久久萦绕在冰冷的空气中。

汗莱里克宫的深处,刚刚完工不久的“霓裳殿”内却是另一番天地。

这里温暖如春,隔绝了外界的风沙与悲鸣。

巨大的铜炭盆里,来自阿尔泰山的无烟煤烧得通红,散发出灼人的热浪。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令人头脑发昏的混合香气——来自波斯的顶级玫瑰精油、印度昂贵的檀香木屑、还有烤羊肉和抓饭的油腻味道。

阿古柏斜倚在殿中央一张巨大的、铺着厚厚金丝绒毯的矮榻上。

他身材不高,但体格壮实,穿着象征最高权力的深紫色金线刺绣锦袍,头戴一顶镶着巨大绿松石和红宝石的白色缠头。

他的脸庞宽大,浓密的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鹰钩鼻下是一双深陷的眼睛,此刻这双眼睛里正闪烁着志得意满又带着几分迷离的光芒。

他刚刚四十出头,正是野心与欲望最为炽烈的年纪。

殿内铺满了色彩浓艳、图案繁复的喀什噶尔地毯,仿佛流淌的河流。

一群身着薄纱舞裙、身姿曼妙的舞姬赤着脚,在乐师们急促的鼓点和悠扬的弹拨尔琴声中旋转、跳跃,裙裾飞扬,手臂上的金钏叮当作响。

她们的舞姿带着明显的印度风情,是阿古柏特意从印度西北部重金聘请来的舞团。

阿古柏的目光在舞姬们玲珑的曲线上流连,不时发出粗豪的笑声,将杯中琥珀色的、来自撒马尔罕的葡萄美酒一饮而尽。

他的身边簇拥着几位衣着暴露、浓妆艳抹的宠妃,争相为他斟酒、递上切好的瓜果。其中一个栗色头发的浩罕女子,眼波流转,大胆地依偎在他怀里,用涂着蔻丹的手指拈起一颗晶莹剔透的葡萄,送到他嘴边。

“我的汗王,我的雄鹰,”她的声音甜腻得如同蜜糖,“您看这新宫殿多美啊,连月亮见了都要羞愧地躲起来呢。只有您这样的真主眷顾者,才配得上这样的宫殿。”

阿古柏哈哈大笑,顺势揽住她的腰肢,得意地环顾着这座耗费了无数心血和民脂民膏的殿堂。

巨大的落地窗镶嵌着彩色玻璃,将夕阳折射成迷离的光斑,投射在打磨得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

穹顶上绘制着繁复的几何图案和伊斯兰经文,镀金的边缘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墙壁上悬挂着巨大的壁毯,描绘着狩猎和战争的场景。

来自俄罗斯的水晶吊灯璀璨夺目,映照着满室的奢华。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膨胀到极致的满足感。他,雅各布·贝克(阿古柏原名),一个来自浩罕的冒险者,如今已是这片广袤土地独一无二的主宰!

“说得好!”阿古柏猛地一拍大腿,震得矮榻上的金杯都晃了晃,“这汗莱里克宫,只是开始!我要让喀什噶尔,成为整个中亚最耀眼的明珠!让布哈拉的埃米尔,让浩罕的可汗,都匍匐在我脚下!”他眼中燃烧着疯狂的火焰。

“汗王英明!”殿内侍立的亲信大臣、将领们齐声附和,谄媚之声不绝于耳。

一个穿着相对朴素、脸上带着精明算计的文官趁机上前一步,躬身道:“汗王,工程总管刚才呈报,宫殿主体虽已完工,但最后几处花园的水渠引水和那几座喷泉的机械装置,需要从印度请来的技师调试,还有内殿镶嵌的贝母和宝石……”

“要钱?”阿古柏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变得锐利,“国库里不是刚征缴了今年的赋税?”

文官额角渗出细汗,声音更低:“汗王,今年南疆几处绿洲遭遇旱灾和蝗灾,收成锐减,赋税收缴本就不足……加上征发数万民夫和工匠的口粮、工钱,还有……还有采买这些域外珍奇材料、支付外国工匠高昂薪俸……”

他飞快地抬眼偷觑了一下阿古柏的脸色,硬着头皮继续,“国库……国库已近枯竭。工程总管说,若后续款项跟不上,工期恐怕要延误,尤其是那几座喷泉……”

“延误?”阿古柏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刺耳感,大殿内的音乐和谈笑声瞬间沉寂下来,舞姬们僵在原地,乐师们的手指停在弦上。

一股令人窒息的低气压笼罩了整个霓裳殿。

“谁敢延误我的宫殿!”阿古柏猛地站起身,一把推开身边的宠妃,酒液洒在金丝绒毯上,洇开一片深色污迹。

他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在矮榻前焦躁地踱步,深陷的眼睛里射出骇人的凶光,“告诉那些蠢货!钱?去给我收!加税!给我翻倍地加!告诉那些乡下的巴依老爷们,要么交出粮食和银币,要么就把他们的儿子送来工地顶替民夫!还有那些不肯出力的贱民,杀几个给猴子看!我的宫殿,必须在开春之前,彻底完工!”

他的咆哮在空旷奢华的大殿里回荡,带着血腥的回音,“谁敢挡我的路,我就让他的脑袋,成为宫殿基座下的垫脚石!”

文官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是,是!汗王息怒!奴才这就去办!加税!立刻加税!保证工期!”他的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阿古柏胸膛剧烈起伏,凶狠的目光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众人。那栗色头发的宠妃小心翼翼地膝行上前,捧起金杯,声音带着颤抖的媚意:

“至高无上的汗王,您的威严如同昆仑山的雪崩……请息怒,别让那些下贱人的事情扰了您的兴致……”她将酒杯高高捧过头顶。

阿古柏盯着她看了几秒,眼中的暴戾才慢慢被一丝征服者的得意取代。

他一把夺过酒杯,仰头灌下,然后将空杯重重顿在矮榻上,挥手吼道:“继续!都给本汗跳起来!奏乐!”

音乐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舞姬们重新开始旋转,但动作明显僵硬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勉强。

奢华的金殿,依旧灯火通明,香气馥郁,然而那无形的血腥味,却已悄然渗入每一寸金碧辉煌之中。

喀什噶尔新城边缘,一座戒备森严、明显带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院落,便是俄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

厚厚的砖墙隔绝了外界的风沙和贫瘠。书房内壁炉烧得正旺,温暖干燥。

墙上挂着巨大的中亚地图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肖像。

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银质茶炊,热气袅袅。

俄国驻喀什噶尔领事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彼得罗夫斯基斜靠在舒适的丝绒扶手椅上。

他年约五十,身材高大,保养得宜,梳理整齐的头发和修剪精致的络腮胡已经花白,一双浅蓝色的眼睛锐利而深沉,透露出老练外交官的世故与精明。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黑色燕尾服,手里端着一杯滚烫的红茶,正慢条斯理地对着坐在对面的人说话。

他的客人是英国女王陛下的特使,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道格拉斯相对年轻,约莫四十岁,穿着笔挺的猎装,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那双深灰色的眼睛却异常明亮,闪烁着评估与算计的光芒。

他面前的桌上也放着一杯红茶,旁边散落着几份文件。

“……所以,亲爱的道格拉斯先生,”彼得罗夫斯基放下茶杯,杯底与碟子发出清脆的磕碰声。

“这位‘毕条勒特汗’的胃口,和他那座用白骨垒起来的宫殿一样,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他需要武器,需要弹药,需要教官,需要源源不断的金钱来维持他的排场和野心。而他的国库?”

领事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笑意,“就像塔里木河下游的沼泽,正在迅速干涸。”

道格拉斯拿起一块方糖,轻轻放进茶杯里,用小银匙缓缓搅动,目光落在杯中旋转的琥珀色液体上:

“彼得罗维奇先生,您的观察总是如此犀利。我们得到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汗王派往印度的秘密采购团,胃口大得惊人。他们不仅想要最新式的恩菲尔德步枪,甚至对后膛装填的野战炮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胃口,确实不小。”

他抬起头,灰色的眼眸直视着俄国领事,“那么,圣彼得堡方面,对此持何种态度?是继续慷慨解囊,还是……?”

彼得罗夫斯基没有直接回答,他站起身,踱步到壁炉旁,拿起拨火棍,漫不经心地拨弄了一下炉膛里燃烧的木柴,火星噼啪爆响。

“慷慨?”他发出一声低沉的笑,“沙皇陛下的每一个卢布,都需要看到它应有的价值。阿古柏的野心对我们而言,就像这把炉火,”

他用拨火棍点了点壁炉,“需要控制它燃烧的方向和范围。它既可以温暖我们,也可能烧毁我们想要的东西。”

他转过身,目光变得锐利,“关键在于,他愿意付出什么样的‘柴薪’?”

道格拉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我明白您的意思。伦敦方面同样关心的是,这片广袤土地上蕴藏的‘柴薪’——那些埋在地下的财富,以及通往印度后门的商路安全。汗王似乎很善于许诺。”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草稿,晃了晃,“看看这个吧,彼得罗维奇先生,这是我们的商务代表初步拟定的条款草案。通商免税、矿山勘探开采优先权、甚至在喀什噶尔设立不受汗国法律管辖的租界……条件非常优厚。”

彼得罗夫斯基踱回桌边,拿起另一份用俄文书写的文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优厚?道格拉斯先生,贵国的条件确实‘慷慨’,但我们俄罗斯帝国,与这位汗王有着更‘悠久’的友谊和更直接的……地缘关切。”

他特意加重了“悠久”和“直接”两个词,“我们的草案,除了类似的通商和矿产权利,更着重于……汗王在涉及中亚事务时,必须优先考虑圣彼得堡的意见。特别是,关于浩罕汗国残余势力,以及那些在边境蠢蠢欲动的部落……我们需要阿古柏成为我们在天山南北最有力的屏障和代理人。”

他放下俄文草案,意味深长地看着道格拉斯,“当然,必要的军事援助和贷款,我们会继续提供,以确保他有能力完成这个角色。”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锋,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毫不掩饰的野心和对阿古柏政权的轻蔑利用。

书房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壁炉里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啸。

“看来,”道格拉斯率先打破沉默,露出一丝职业化的微笑,举起茶杯,“汗王陛下很快会收到两份来自‘友好邻邦’的、充满‘善意’的条约草案了?”

彼得罗夫斯基也举起了茶杯,脸上浮现出老狐狸般的笑容:“是的,特使先生。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以及……汗王陛下那宏伟宫殿的早日落成。干杯。”

两只精致的瓷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声响。

杯中的红茶,映照着炉火,红得如同凝固的鲜血。

窗外,喀什噶尔冬日的寒风,正呼啸着掠过空旷的街道,卷起地上零星的枯叶,也卷走了无数平民家中最后一点糊口的粮食和取暖的柴薪。

汗莱里克宫工地上的灯火,在远处黑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刺眼和孤独。

时光在喀什噶尔城内外截然不同的节奏中流逝。

汗莱里克宫如同一个被强行催熟的畸形果实,终于在1868年初春的一个傍晚,宣告落成。

尽管内里还有许多仓促收尾的痕迹,但它的外壳,在夕阳的余晖下,已足够震慑人心。

整座宫殿群占地极广,以巨大的中央穹顶大厅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出无数的庭院、廊庑、花园和嫔妃居所。

外墙是巨大的、打磨光滑的青灰色巨石,厚重而压抑。

高高的宣礼塔直刺苍穹,塔顶镶嵌的黄金在落日熔金中闪耀着刺目的光芒。

无数拱门和窗棂上,覆盖着繁复得令人眼花的石膏雕花和彩色琉璃镶嵌图案。宫殿正门前,是一个巨大的、带有喷泉(此刻尚未喷水)的广场,铺着从吐鲁番运来的青玉地砖,光滑如镜。

广场边缘,象征性地栽种着一些耐寒的松柏,但更多的区域裸露着黄土,透着一股仓促和蛮横。

宫殿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阿古柏的卫队——主要由他带来的浩罕老兵和后来招募的亡命之徒组成,穿着杂七杂八、半土半洋的制服,手持着新旧不一的步枪和腰刀,神情戒备而凶悍。他们用冰冷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沉重的、包着铜钉的宫门缓缓开启。一辆辆装饰华丽、由健壮骏马牵引的马车,碾过青玉广场,在宫门前停下。

受邀参加落成庆典的“宾客”们鱼贯而出。

他们大多是阿古柏政权下的高官显贵、归附的地方伯克(首领)和巴依(财主),以及极少数被允许进入核心区域的、身份特殊的商贾。

他们穿着自己最华贵的服饰——锦缎的长袍、镶着宝石的帽子、厚重的皮裘,彼此寒暄着,脸上堆着恭敬而谄媚的笑容,眼神深处却难掩一丝忐忑和审视。

宫殿内部,极尽奢华之能事。

巨大的水晶吊灯从高高的穹顶垂下,成千上万支蜡烛将大厅照得亮如白昼。

墙壁上挂满了巨大的、色彩浓烈到刺眼的壁毯和油画(有些明显是欧洲舶来品,风格与伊斯兰艺术格格不入)。

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倒映着人影和灯火。空气中混合着浓郁的香料、烤肉的焦香、葡萄酒的芬芳以及一种新建筑特有的、尚未散尽的石灰和油漆味道。

乐师们在一个高起的平台上卖力地演奏着,乐声宏大却略显杂乱,既有中亚传统的鼓乐,也夹杂着生硬的欧洲圆舞曲旋律。

阿古柏,这位“毕条勒特汗”,无疑是今晚的绝对中心。

他换上了一身更加耀眼的金线刺绣紫袍,头上的缠头宝石更大更璀璨。

他站在大厅中央最高的台阶上,红光满面,志得意满。

他身边环绕着最宠爱的几位妃子,珠光宝气,艳光四射。

他接受着络绎不绝的朝贺和赞美,粗豪的笑声在大厅里回荡。

他偶尔会指着某根雕花廊柱、某片精美的琉璃窗,或者穹顶的镀金装饰,用一种炫耀的口吻向身边的俄国领事彼得罗夫斯基和英国特使道格拉斯介绍着,仿佛在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战利品。

彼得罗夫斯基保持着得体的外交官微笑,不时点头,用流利的突厥语恭维几句。道格拉斯则显得更为矜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宫殿的细节和在场的人物,评估着一切。

大厅一角,专门辟出了一片区域,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摆放着矮几和坐垫。

一群来自浩罕、布哈拉甚至更远地方的舞姬正在表演。

她们穿着缀满亮片和金线的纱丽或薄纱舞裙,随着急促的鼓点疯狂地旋转、扭动,身上的饰品叮咚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