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朝野震动(1 / 2)

花屋湘军传奇 萧一刀 1540 字 8小时前

光绪五年深秋,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紫禁城内,养心殿的琉璃瓦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霜,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光。

光绪皇帝站在殿中央,手中紧攥着一份文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清瘦,眉宇间却凝聚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重。殿内鸦雀无声,只有西洋自鸣钟的滴答声格外刺耳。

\"混账!崇厚这个废物!\"光绪突然爆发出一声怒吼,将手中文书重重摔在地上。纸页散开,露出\"里瓦几亚条约\"几个刺目的大字。

年轻的皇帝气得浑身发抖,龙袍下的肩膀不住地颤动。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殿内跪伏的大臣们:\"朕让他去谈判收复伊犁,他倒好,几乎把半个新疆都送给了俄国人!\"

殿内温度仿佛骤降,大臣们噤若寒蝉,额头紧贴地面,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只有恭亲王奕?缓缓起身,捡起散落的条约副本,快速浏览后也是面色铁青。

\"皇上,\"奕?声音低沉,\"此约若执行,我国将丧失特克斯河流域战略要地,俄国人更可在新疆腹地设领事馆,后患无穷啊!\"

光绪皇帝猛地拍案,案上茶盏跳起,茶水溅湿了明黄色的龙袍:\"特克斯河谷乃天山南北咽喉,若落入俄人之手,我新疆驻军将腹背受敌!崇厚这是卖国!\"

殿外秋风呼啸,卷着几片枯叶飞入殿内,落在散落的条约上,仿佛在为这片土地哀悼。

\"立刻召军机大臣议事!\"光绪厉声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还有,速传左宗棠进京!朕要听听这位收复新疆的老将军有何见解!\"

太监总管李莲英连忙叩首:\"奴才这就去办。\"他倒退着退出殿门,转身时额头已沁出冷汗。

十日后,左宗棠风尘仆仆赶到北京。这位收复新疆的老将已年近七旬,须发皆白,但目光如炬,精神矍铄。他身着简朴的官服,腰间却佩着一柄宝剑,行走间虎虎生风,丝毫不显老态。

养心殿内,军机大臣们已争论多时。当左宗棠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时,光绪皇帝竟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左爱卿,快请入座!\"

左宗棠行过大礼,接过条约副本细读。随着阅读深入,他眉头越皱越紧,最后竟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此约万不可准!崇厚丧权辱国,当治重罪!\"

军机大臣沈桂芬忧心忡忡地捋着胡须:\"左公息怒。可条约已签,若反悔,恐俄国人借机开战...\"

\"战便战!\"左宗棠须发皆张,声如洪钟,\"老臣在新疆尚有精兵数万,粮饷充足,俄国人若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

光绪皇帝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位老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左公豪气干云,\"兵部尚书景廉却摇头道,\"然俄国兵强马壮,我国连年战乱,国库空虚,此时开战恐非明智之举。\"

左宗棠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地图,在御前展开:\"诸位请看,特克斯河谷乃天山南北要冲,俄人若据此地,可随时切断我南北疆联系。更可虑者,条约允许俄人在乌鲁木齐、哈密等地设领事馆,此无异于在新疆腹地插入尖刀!\"

他粗糙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仿佛能触摸到那片遥远的土地:\"老臣五年前率军收复新疆,将士们血染黄沙,岂能拱手让人?\"

恭亲王奕?点头附和:\"左公所言极是。此约若准,非但新疆不保,西北各省亦将永无宁日。\"

殿内争论愈发激烈,主和派与主战派各执一词。光绪皇帝端坐御座,目光在众臣之间游移,年轻的脸上显出与年龄不符的凝重。

突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跪在殿门外:\"启禀皇上,俄国公使馆送来照会,要求我朝十日内批准条约,否则将视为毁约!\"

殿内霎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年轻的皇帝。

光绪皇帝缓缓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他环视众臣,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崇厚擅自签约,有违朕意,着即革职拿问!此约不予批准,另派使臣重新谈判!\"

消息传出,朝野振奋。京城士子聚集在茶馆酒楼,热议朝廷拒约之举。有人击节叫好,称赞皇上圣明;也有人忧心忡忡,担心俄国报复。

但派谁去重新谈判这个烫手山芋,又成了难题。俄国人必定恼羞成怒,新使臣不仅要有胆识谋略,还需通晓洋务,这样的人选实在难寻。

深秋的北京夜晚已颇有寒意。左宗棠乘着一顶不起眼的小轿,悄然来到东城一座宅院前。门楣上\"曾府\"二字笔力雄浑,正是曾国藩生前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