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公子多情(1 / 2)

花屋湘军传奇 萧一刀 2486 字 9小时前

兰州布政使衙门的谭家宅院,谭淑仪回到父亲身边后近半年,心绪难平。

她常坐在闺房的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梨花,眼前却总浮现那双明亮的眼睛。

她摇摇头,强迫自己拿起毛笔,开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

\"小姐,\"芸香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大少爷让送来的。\"

谭淑仪放下毛笔,好奇地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方上好的徽墨,墨锭上雕着精细的兰草花纹,旁边还附了一封信。

她展开信笺,发现并非兄长笔迹,而是一手遒劲有力的行书:

\"数月前西安城楼偶遇,惊鸿一瞥,念念不忘。闻小姐雅好书法,特赠徽墨一方,聊表心意。若有唐突之处,万望海涵。刘世延顿首。\"

谭淑仪的手微微发抖,脸颊顿时烧了起来。

她从未收到过男子私相授受的信件,这若是让父亲知道了...

\"哥哥怎么说?\"她小声问芸香,声音细如蚊蚋。

芸香抿嘴一笑:\"大少爷只说,小姐若想回信,可交给他转递。\"

谭淑仪咬了咬下唇,心中天人交战。

礼教告诉她这不合规矩,可心底却有个声音在催促她回应。

最终,她提笔蘸墨,在一张粉色的花笺上写下一首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写完后,她又觉得太过直白,想撕掉重写,却被进来的谭嗣同拦住了。

\"诗选得不错。\"谭嗣同笑道,他身着藏青色长衫,眉目间透着读书人的儒雅与维新派的锐气,\"刘公子是个正直之人,在京城时我们就相识。他父亲与我们父亲虽有些旧隙,但与我们年轻人无干。\"

\"哥哥!\"谭淑仪羞得无地自容,脸颊飞上两朵红云,\"我...我不是...\"

\"不必解释。\"谭嗣同温和地说,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刘公子托我转交礼物时,言明是以文会友,并无他意。你回赠诗作,也是礼尚往来。\"

谭淑仪将信将疑地看着兄长,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父亲若知道了...\"

\"父亲那边有我。\"谭嗣同拍拍妹妹的肩膀,声音坚定而温和,\"你只管做你想做的。\"

就这样,谭淑仪的第一封回信通过兄长之手,送到了刘世延手中。谁也没想到,这开启了两人长达数月的书信往来。

起初,他们只是谈论诗词歌赋。刘世延在信中展现出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让谭淑仪惊叹不已。

渐渐地,话题扩展到历史、时政,甚至是一些新学的思想。

谭淑仪发现,这位年轻的将领不仅武艺高强,更是个思想开明的读书人。

\"世延兄谈及《海国图志》,令小妹茅塞顿开。\"

谭淑仪在一封信中写道,窗外的月光洒在信笺上,映照着她专注的神情,\"父亲从不让我读此类书籍,言其离经叛道。然兄长私下常与我讲海外诸国之事,使我知天下之大,非止中土...\"

刘世延回信说:\"淑仪妹天资聪颖,不让须眉。

当今之世,闭关锁国已不可取。家父在边疆所见,列强环伺,虎视眈眈。我辈青年,当开拓眼界,求新求变...\"

这样的书信往来,让谭淑仪的世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她不再满足于整日绣花吟诗,开始偷偷阅读兄长带回来的新书报刊,对时局有了自己的见解。

一个夏日的午后,谭淑仪正在闺房中阅读刘世延最新寄来的信,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西方列强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她

正看得入神,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

\"小姐!老爷来了!\"芸香慌忙提醒。

谭淑仪手忙脚乱地将信塞进袖中,刚拿起绣绷,父亲谭继洵已经推门而入。

他身着官服,面容严肃,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房间。

\"父亲。\"谭淑仪起身行礼,心跳如鼓。

\"又在偷懒?\"谭继洵皱眉,\"《女诫》抄完了吗?\"

\"回父亲,已经抄完了。\"谭淑仪低声回答,悄悄将袖中的信往里塞了塞。

谭继洵的目光落在书桌上摊开的《红楼梦》上,脸色更加阴沉:\"这种书也敢看?伤风败俗!\"

\"父亲息怒,女儿知错了。\"谭淑仪连忙跪下。

\"起来吧。\"谭继洵叹了口气,\"你兄长整日鼓吹维新,连你也受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书看多了,心就野了。\"

谭淑仪低头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待父亲走后,她重新拿出刘世延的信,一字一句地重读,仿佛能从字里行间看到那个挺拔的身影和坚毅的面容。

夏去秋来,谭家准备启程返回湖南。临行前,谭嗣同告诉妹妹,刘世延将随父亲常驻新疆。

\"你们以后怕是难再相见了。\"谭嗣同意味深长地说,眼中流露出惋惜。

谭淑仪心头一紧,手中的茶盏差点跌落。

这几个月的书信往来,刘世延在她心中已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一想到今后可能再无联系,她就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

\"哥哥,我...\"她欲言又止,眼中泛起水光。

谭嗣同看着妹妹纠结的神情,轻叹一声:\"刘公子想在你离开前见一面,特意从新疆来到兰州与你当面道别。\"

谭淑仪惊讶地抬头,嘴唇微微颤抖:\"这...这不合礼数...\"

\"就在咱家院子里,我在一旁守着,不算越礼。\"谭嗣同说,\"你若不愿,我这就去回绝他。\"

\"等等!\"谭淑仪脱口而出,随即羞红了脸,\"我...我是说,既然是以文会友,道别也是应当...\"

次日午后,谭家后院的桂花树下,谭淑仪见到了久违的刘世延。

他今天穿着一身靛青色的长衫,比初见时少了几分英武,多了几分书卷气,却依然挺拔如松。

\"谭小姐。\"刘世延拱手行礼,声音低沉温和,\"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谭淑仪回礼,心跳如鼓,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刘公子客气了。\"

两人在石桌旁坐下,谭嗣同识趣地站在不远处望风。

起初,他们只是客套地谈论诗词和西安的风物。渐渐地,话题转向了即将到来的分别。

\"新疆路途遥远,不知何时能再回中原。\"刘世延语气中带着不舍,目光灼灼地看着谭淑仪。

谭淑仪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刘公子为国戍边,令人敬佩。\"

\"淑仪...\"刘世延突然唤了她的闺名,声音轻柔得如同春风拂过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