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学童也到了(1 / 1)

引导几位大夫坐下,侍女上了香茗,“有几位医术精湛的大夫来我大同部落传道,真是我大同部落百姓之福,都请用茶,”张鹤龄笑起来脸上的皱纹聚散,跟菊花似的,“听闻大同部落的百姓都是杨族长从蛮夷手中救出来的汉民,我等过来传授点医术不算什么,”王铁山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我们过来是因为你们出的价钱够高,”这家伙说话怎么能这么直白呢,就不能含蓄一点,赵月思打圆场道:“诸位的医术远不止值那些报酬,还是各位高风亮节,”赵玄青问:“不知道让我们传授的学童什么时候到,”赵月思道:“也就是这两天,大家先在招贤楼好好休息,”李素心道:“听闻你们建了规模宏大的医馆,又煞费苦心地请我们这些人过来,可见大同部落对医术的发扬光大很重视,我们也不会敝帚自珍,”

周静姝道:“杨族长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和我们医者是同一类人,”“我是一个杀人如麻的人,怎么和你们医者是同一类人了,”周静姝不慌不忙地道:“俗话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明很多医者开始都是想从政,走不通才改学医的,”这话好像触动了赵玄青的痛处,只见他义愤填膺地道:“现在大明科考舞弊,官场黑暗,坐在朝堂上的都是禽兽,想要做人就要远离官场,”周静姝道:“赵大夫,我没想说你是久试不第才学医的,你不要对号入座,”赵玄青道:“无所谓,现在不是在大明境内,说话有点出格也是不打紧,”赵月思道:“哦,不知道赵大夫是如何评价现在的朝廷?”赵玄青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当官的只知道结党营私,边军羸弱得不如农夫,再加上年年干旱蝗灾,鼠疫横行,流贼四起,大明离灭亡不远也,”张鹤龄连忙阻止道:“慎言,慎言!”赵玄青道:“在大明境内要忍气吞声,这都到了关外了,还不能说个痛快啊,”我笑着道:“要是让你做大明首辅,你会怎么做?”“杀尽天下贪官!”赵月思道:“你做不了大明的首辅,可以到我们大同部落来做个首辅,只要你不嫌弃我们庙小,”赵玄青很认真地道:“我会考虑的,”

我看这些人的简历,没有擅长防治传染病,就随口问道:“不知诸位对鼠疫和天花是如何治疗的?”这两种病在当时是谈之色变,鼠疫要是有一个人患上了,基本就是整个村的人也都患上了,天花更是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即使个别治好了,也会有后遗症,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五位大夫相互眼色交流了一下,还是张鹤龄道:“老朽认为,这两种病重在阻止传播,治疗眼下还是没有对症的方法,”张铁山道:“谁要是患上这两种病就是等死,若是死不了那就是祖坟冒青烟,”张鹤龄道:“相传成吉思汗大军西征,遇到久攻不下的城池,就用投石机往城里抛患了鼠疫而死的尸体,不久这城池就不攻自破了,”

不想和他们把话题扯远了,就对王铁山道:“听闻张大夫对外伤的治疗很有心得,我们大同军在外征战,很多将士受伤都来不及治疗就流血过多死亡了,能否把金疮药大批量生产,让每个将士随身都带一份,关键时候能救好多条性命,”王铁山半天没说话,我又道:“大同部落可以出钱买下王大夫的配方,或者成立制药工坊,让王大夫占有股份,”王铁山道:“不是那个意思,要是大批量生产金创药血竭、乳香、没药这三种药材都是从东南沿海进口,价格很贵,一下还没有替代方案”只好搁下这个想法了,“时机成熟的时候,请王大夫务必告知,”“一定,”

对这几位贵客,中午亲自招待了他们一顿,菜肴也是以中原菜为主,处处表达大同部落对他们的重视,席间我还偷偷和周静姝说道:“周大夫,内人也有身孕了,您什么时候方便还请您给看看,”“恭喜杨族长,给尊夫人看看也只是举手之劳,”“那就拜托了,”

离开招贤楼,回到镇衙,赵月思问:“你感觉这几个人怎么样?”“医术倒是也看不出什么,不过那个赵玄青是不是可以发展成我们的人,”“属下也有这种想法,”“那你以后可要和他多交流,”

两天后,胡高仁带着两百名胶东过来的少年,年龄都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有男孩也有女孩,胡高仁道:“族长,这些孩子都是在胶东接受过三年以上启蒙教育的孩子当中,挑选长得俊秀,又有悟性的,”我在这些少年当中走了一圈,这些孩子清一色的穿着道袍,个个干净利索,营养良好,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我点点头,对这些孩子非常满意,胡高仁道:“族长,医馆还要一个月才能建好,这些孩子怎么安排?”“让他们先住帐篷,进行军事化管理,每天都请大夫过来给他们上两个时辰医学理论课,从现在开始他们要学习蒙语,给他们洗衣做饭的都换成蒙古女子,每天至少学习半个时辰的蒙语课,”胡高仁道:“族长,看你是把这些孩子当做大同部落将来的希望来培养的,你是不是要亲自给他们上课,”“这个自然,我有空就来给他们上课,今天孩子们一路劳顿,让他们先休息,我明天就过来给他们上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