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宗后山林屋,神道一赤脚踩在青石板上,衣襟大开,金鳞纹路在胸口明灭如呼吸。他盯着手中从藏经阁偷来的《九域肉身谱》,对照着识海中《太素经·人章》的残篇,忽然发现古籍里的“三脉七轮”之说,竟与太素经文里的“七魄归位”暗合。
“人章首卷:‘肉身即炉,魂为火引,精炁为柴,神思为柄。’”神道一用太阿刀在地面刻下歪扭的符文,“说人话就是把自己炼成炉子?可这‘三魂炼鼎’该怎么搞?”
他记得太素残魂曾说“以身为器,承万物法则”,此刻运转荒典感应体内,发现金鳞纹路正沿着脊椎形成若隐若现的鼎炉轮廓。试着按人章第一段引动灵气,丹田处的命核突然剧烈震颤,仿佛有无数小锤子在敲打骨骼。
“靠!比当年在道字榜被围殴还疼。”神道一咬牙切齿,突然想起陈星白天说的话:“神大哥,后山寒潭底有上古修士坐化的锻体纹路,苍梧弟子突破命核境前都会去泡三天。”
他起身望向窗外,夜色中的苍梧山笼罩在薄雾里,寒潭方向隐约传来冰块碎裂的脆响。荒典之力与太素经的炁机在体内对冲,让他急需一个能调和阴阳的地方——虽然放弃了阴阳章的“男女交感”,但人章开篇就强调“炉鼎需承天地二气”。
寒潭位于苍梧山腹,直径三丈的水面漂着永不融化的玄冰,潭底刻满螺旋状的锻体符文。神道一褪去衣物,金鳞铠甲化作光点融入皮肤,赤足踏入潭水的瞬间,刺骨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冻得他牙根打颤。
“地章的‘水魄’之力?”他强运荒典,发现金鳞纹路自动吸收寒潭的阴寒之气,与体内的星轨热流形成对冲。人章残篇在识海浮现:“阴炁入脉,阳炁固骨,阴阳相搏,方生炉鼎。”
潭底符文突然亮起,神道一感觉无数细小的冰针钻进毛孔,沿着经脉游走。他咬碎舌尖,用血沫在掌心画出太素经的“人”字符文,血液未滴入潭水就被冻成冰晶,却在接触符文的刹那化作流光,顺着涌泉穴涌入丹田。
“三魂者,天魂主神,地魂主精,人魂主炁……”
晦涩的经文在识海炸开,神道一眼前浮现出三团光影:天魂如星芒闪烁,地魂似山岳沉稳,人魂若溪流灵动。人章要求将三魂凝练成鼎炉的“三足”,分别对应天地人三才法则。
当寒潭的阴寒之气灌满奇经八脉时,神道一突然福至心灵。他运转荒典,将金鳞纹路化作三道锁链,分别锁住三魂:天魂链刻满星轨,地魂链缠绕山岳符文,人魂链流转水波纹路。
“成了!”他低喝一声,丹田处的命核突然分裂出三个小光点,如鼎足般鼎立。识海中的太素经文自动补全:“三魂鼎成,可纳天地炁机,炼七魄为炉壁。”
七魄如七盏明灯在体内亮起,对应着“尸狗、伏矢、雀阴”等古名。神道一头痛欲裂,想起在地球时看过的《淮南子》,没想到这些传说中的魂魄,在太素经里竟是锻体的关键部件。
“雀阴魄主肉身,得炼至刀枪不入;伏矢魄控内腑,需让五藏化五行……”他扯下腰间的储物袋,倒出从苍梧宗库房顺来的千年血参,塞进嘴里咀嚼,“先把脾胃炼成‘土德之鼎’,老子就不信治不了这破经文。”
血参的药效在体内炸开,神道一感觉胃里像塞进团火。他强行运转人章“五藏化五行”篇,将心脏对应“火行”,肝脏对应“木行”,却因荒典的混沌气干扰,五行之力在体内乱串。
“靠!不是说荒典包容万法吗?怎么和太素经打架了?”他浑身冒冷汗,金鳞纹路在皮肤上烫出焦痕,忽然想起太素残魂说的“荒典与太素本为阴阳”。咬咬牙,他松开对荒典的控制,任由太素经的炁机主导。
五藏突然传来剧痛,神道一眼前浮现出五座小鼎:心火鼎在胸腔燃烧,肝木鼎在胁下抽痛,脾土鼎在脐周轰鸣,肺金鼎在喉间震颤,肾水鼎在腰眼翻涌。每座鼎都在吸收对应属性的灵气,寒潭的水魄之力被肾水鼎鲸吞,连潭面的玄冰都融化了三尺。
“原来如此,人章锻体不是蛮干,是让五藏各自成鼎,再合为一体。”他擦去鼻血,发现皮肤下的血管正浮现出五行符文,每次呼吸都能带进不同属性的灵气,“这他妈比化学实验还复杂,当年要是这么学元素周期表,早考上清华了。”
三魂鼎与五行藏鼎成型后,七魄炼壁的过程反而顺畅许多。神道一发现,“尸狗魄”对应神经系统,锻练后五感暴增,能听见百丈外的虫鸣;“吞贼魄”主防御,运转时金鳞纹路会自动在体表凝成护盾。
唯有“雀阴魄”让他犯难,太素经中“炼肉身至无垢”的描述,竟要求彻底净化身体每寸肌肤,包括——
“靠!这破经文怎么比道法还严苛?”神道一骂骂咧咧地潜入寒潭底,用潭水冲刷身体,发现随着雀阴魄的强化,皮肤上的伤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连三年前被血域氏裂星炮炸出的旧伤都消失殆尽。
当最后一丝杂质被排出体外时,神道一忽然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寒潭的水波纹路在他眼中化作太素经的符文,远处苍梧宗弟子的对话声清晰如在耳边,甚至能“看”见对方体内灵气的流动轨迹。
“命核境前期,居然有了法相境的感知力?”他握紧拳头,掌心传来的风压竟在青石板上刻出浅痕,“人章锻体,果然是把肉身往‘天地之器’的方向练。”
正当他准备冲击“七魄圆满”时,识海深处的无始残魂突然颤动,老头的声音像从极远处传来:“容器……别死磕太素经,那是神级以下的锻体术,你有荒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