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七娘把打通后的竹子连接起来,接入一口缸中,这样可以不用去挑水做饭,自己往酿酒设备里添加水也快了很多。
第二天,县城的窑厂就开始往苏七娘这里运送青砖,按照一辆牛车拉1000块青砖,5000瓦片,10块青石。
一天的时间,窑厂跑了3趟,瓦片拉够了块,青砖块。
剩下的,大概明天就能够全部拉完,而高粱也经过24小时的蒸煮,苏七娘要在进水处不断加入泉水。
而且这山泉也是酿酒用的最好的水,机器不断在搅拌,使所有蒸煮过的高粱能够充分的降温。
第二天,窑厂送来最后的材料,苏七娘也结清了银子。
一套酿酒设备500俩,青砖瓦片还有青石等花了苏七娘712俩500文,加上1200俩的买地钱。
还有自己送出去的35两银子,现在身上只有41两银子了。
看来自己只能先去打一些猎物去卖一些钱了。
等等,系统里不是有雷达符吗?
自己还可以买4个探查10公里的雷达符,自己完全可以去找人参来卖钱的啊。
苏七娘想到这里,有心想早点去,但看到酿酒设备,现在自己也不能离开。
到了发酵的时候还需要自己放置酒曲,而酒曲也是自己用了方法加速做成的。
虽然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肯定自然发酵来的好。
也许自己第一批酿出来的酒肯定会没有多好。
等高粱冷却到33c的时候,苏七娘就开始加入酒曲,自己这次做的酒曲好,就按照酿酒加入最大量的酒曲。
等苏七娘做完这些,差不多已经过去5天了。
村长来通知,苏七娘虽然不交粮税,但还是要去看看的。
而且苏七娘买来的荒地在5年后也要交税,去看看也好。
主要是想官差看在苏七娘的面子上,能够收敛一些,少贪一点粮食。
而这次来的衙役,还是上次那些人,看到苏七娘打了一声招呼。
然后村民都开始排队交粮食,按照去年要交的粮食而准备的。
不过今年却发现交的粮食居然还能剩下几斤,有些好奇,难道这些衙役不贪了吗?
要知道,按照前几年交的粮税来算,今年可是少收了好几斤,以前是本来要交100斤粮食的,但至少要准备110斤的粮食。
其中多余的粮食老百姓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今年能少收几斤。
有些奇怪,而村长安排了自己的媳妇跟儿媳就在悄悄的跟别人说道:
“哎呀!今天这些人能少收几斤,肯定是看在苏七娘的面子上”。
一位大娘赶紧问道:“宋氏,你别以为村长是你男人,就乱说话,这少收粮食怎么会是苏七娘的功劳呢“?
其他人也赞同的点头。
“哎呀!你们没发现这些衙役在看到苏七娘来了后,都跟苏七娘热情的打招呼吗”?
“还有这些衙役你们不熟悉吗?那可来我家吃过2次饭,更何况苏七娘都不交粮税,她来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