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田里,知青们还在讨论刚才发生的事儿。
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大部分人都心里有数。
所以大家也有意的开始疏远宋建设。
“我是咱们是生产大队的队长,叫陈永旺。”
“咱们望山屯生产大队,一共有三个劳动小队,你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先暂时分到第二小队,今天帮着拔草。”
“要是干的好,以后还能分到第一小队,要是投机取巧只想着偷懒,那就只能分到第三小队!”
经过陈永旺的解释,大家这才知道,三个劳动小队,一大队是青壮劳力,干活最认真,挣得的工分也最多,每天能拿十个工分的比比皆是。
二大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属于普普通通的水准。
三大队是老弱妇孺构成,干活也不认真,全是混日子的人。
陈永旺说了一些打鸡血的话,鼓励大家好好劳动,为国家多做建设。
刚开始,知青们都很起劲,毕竟刚开始劳动,所以做什么都新鲜。
而且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养活自己,也让大家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就连李金凤和宋建设,这两个修知青时偷懒的人,也都干得热火朝天。
不一会儿的功夫,大家就拔了一堆草。
但半个小时后,不少人的速度开始变慢,时不时的站起来揉揉后背。
一个小时后,大家脸上满是汗水,嘴唇开始发白。
李金凤更是恨不得瘫到地上。
她白嫩的手,这会儿满是红痕。
才干了一个小时,她就受不了了。
以后天天都要这么干,一干可能就是好多年,一想到这儿,她心里就满是绝望。
本来她不用下乡的!
李金凤心里恨上了父母,也恨死了林晨。
要是林晨愿意乖乖把工作交出来,她又怎么会受这种苦?
宋建设满脸煞白。
他没打算靠工分吃饭,下乡也只是做个样子,可没想到哪怕混日子,都这么辛苦。
这还只是拔草,想到以后还要挖地耕田,春种秋收,他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晨和沈红菱,两人虽然也满头大汗,但却从未停下。
陆安雅和余苗苗,还有另一个叫周大山的知青,也在咬牙坚持。
其中,林晨最为轻松。
他对这些农活很熟,而且喝了灵泉水,体质也比其他人好得多,所以倒不觉得有多累。
甚至他还有功夫观察田里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非常低矮,土地虽然肥沃,可养分都被旁边的杂草给夺去了。
这种长在田里的旱稻,产量通常都很低,得等杂交水稻出来,全国建立化肥工厂,才会有一个显着的提高。
“也不知道种在空间里,会不会提高产量?”
“或者利用空间,改良一下稻种?改天找个机会试试。”
既然重活一世,那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
就在林晨思索这么做安不安全,能不能改良稻种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呼叫声。
林晨立刻将草扔到地上,转头看向远处的小河。
“来人了!有人抽筋了!快来人救命!”
河岸边,两个孩子拼命的救,水里有一个半大小子正在拼命的扑腾。
想都没想,林晨下意识跑过去,一个猛子扎进河里。
夏天雨水充足,河里也有很多小鱼小虾,大人忙着干活,没空管孩子,就只能三令五申,让孩子不要下水。
可小孩哪里会管那么多?尤其是十三四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在水里玩耍,一旦抽筋就会送命。
林晨游到河中央的时候,小孩已经沉到了水里。